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优秀企业 > 正文

借鉴优秀案例推动公共文化建设

类别:优秀企业 日期:2017-11-6 19:24:49 人气: 来源:

  在2017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上,与会嘉宾围绕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”以及几个分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。其中,9月21日下午的围绕“城乡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建设”展开。浙江丽水的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“乡村春晚”的经验,以及东莞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实践与探索,引起了嘉宾和专家的关注。

  2015年,浙江丽水的“乡村春晚”项目荣获全国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,并获得全国文化最高“群星”,入选了浙江省高中语文课本。这个当初由丽水一个乡村村民自发组织的春节舞台文艺活动,经过文化部门引导、加工、,如今已成为丽水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,还激活了丽水的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“从‘月山春晚’开始,由点到面进行推动,目前已创成了‘乡村春晚’示范县6个,带动了丽水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,每年100场特色‘乡村春晚’为丽水贡献了14.13亿元P。”浙江丽水市文广出版局文化艺术处处长林岳豹介绍,“乡村春晚”在丽水农村存在了32年,但此前一直未引起重视。

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巫志南点评道,丽水的“乡村春晚”已了多元化、多层次发展之,实现了带动全面、贯穿全年、激活全盘、惠及全民的目标,“‘乡村春晚’案例很有性。搞公共文化服务就是要抓品牌,就像抓衣领,‘领子一抓,百毛皆顺’!”

  东莞文化馆馆长黄晓丽介绍了东莞数字文化馆的经验。东莞文化馆将这个项目命名为“‘文化莞家’的零距离服务”,“文化莞家”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,是东莞开展全国数字文化馆试点建设的,今年6月1日正式启用。

  据了解,“文化莞家”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造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,包括网络(网站)和手机终端(微信号、东莞文化网络电视APP),通过这两个平台,实现文化服务的便捷化;其次,进行线下数字化建设,实现场馆智能化;第三,加强数字资源库建设,实现资源共享化;第四,构建总分馆数字服务体系,实现覆盖均等化;最后,运用后台大数据分析,实现供给精准化。

  “数字化的硬件建设其实很容易,最难让老百姓使用它,首先供给者要先学会使用。”黄晓丽说,去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给管理人员“”,让他们接受,并通过大数据来考核其工作效能。她介绍,当初馆内第一个提出数字化“不靠谱”的人,现在却成了最积极的人,因为通过数字化运用,他负责的“名家讲堂”被更多市民熟知。

  更为重要是,东莞文化馆借助数字化技术,利用“文化莞家”平台,吸引了更广泛的社群力量参与。2017年东莞市民艺术大学堂之“走进艺术”市民公益培训班,首次利用在线个学位在短短四分钟内即被抢完,当天点击量超过40万人次。黄晓丽拿着这个数据要求财政局领导增加活动补贴费用,这位领导一看数据马上同意了。今年暑假,东莞文化馆推出了100项活动,总费用300多万元,文化馆出资40万元,剩下260多万元全部由社会力量支持,比去年增加了一倍,这也是“文化莞家”带来的新的变化。

  “公共文化建设也需要非常鲜明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。”论坛互动中,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佛山记者站何又华认为,所谓产品思维就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设计时,要考虑用户是哪些,需求在哪里,应用的场景是什么。

  对于公共文化项目,何又华列举了两个他印象深刻的产品——一是“朗诵亭”,上海图书馆办了一个朗诵亭的活动,很多市民排队好几个小时,就是为了3分钟的朗诵,这是一个有温度的产品,能够人们内心深处很重要的情感;二是深圳的移动健身房,这种移动健身房的特点就是“一拉就走”,可以拉到任何一个小区花园里。

  另外,何又华认为,珠三角有不少是类似佛山这样的制造业城市,存在大量的产业工人和园区,如何服务好这些人值得研究。《南方日报》曾经做过抽样调查,这些新生代产业工人有三个特点:第一,交友范围很窄,基本是老乡、亲戚、工友、房东;第二,消费支出中,餐饮、住宿、通讯、衣服占大部分,文化消费比例不够;第三,娱乐文化生活大多为上网、看电视、打牌等。

  “调查中我们发现,60%以上的受调查者的文化,集中在读书看报、运动和技能培训上,发展性不多。”何又华认为,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,应该打破企业和社会的壁垒,在满足工人的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,构建一个、市场、社会共同参与协作的链条。

  推荐:

  
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CopyRight 2002-2016 锅炉设备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